大麻(Cannabis sativa L.)为大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多雌雄异株,稀同株。工业大麻是大麻植株花叶中致幻成瘾成分四氢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 THC)含量低于0.3%,无直接毒品利用价值的品种类型[1]。工业大麻全身都是宝,茎秆富含韧皮纤维,可用于纺织、造纸和建材,花叶富含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等大麻素类活性成分,可用于医药开发,麻籽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可用作食品和药品[2,3]。为了满足生产中对不同用途品种的需求,我国已相继选育出云麻、汉麻、庆大麻、龙大麻、汾麻和中大麻系列工业大麻新品种[4,5,6,7,8,9]。然而由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多为雌雄异株品种,雌、雄麻成熟期不同,农艺性状不一致,工业大麻生产过程中存在雌雄麻收获时间不统一、品质及产量差异明显等诸多问题,而雌雄同株品种可避免出现以上问题。虽然目前国内外选育出了少量雌雄同株品种[10,11,12],但均针对高纬度地区应用,除了面临品种的知识产权问题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大麻为短日植物,从高纬地区引种到低纬地区通常表现出早花、早熟,不能形成经济产量,直接引种应用显然不可行。我国大麻育种起步晚,尤其在性别育种方面基础薄弱,雌雄同株多用型工业大麻新品种“云麻12号”的选育对于丰富我国低纬地区工业大麻品种类型以及提升产业实力、促进产业升级均具有重要意义。
该品种以“云麻2号”雌雄同株自然变异株为基本材料,采用系统育种方法选育而成。2012年“云麻2号”大田试验中发现6株已部分自由授粉雌雄同株植株,开展人工辅助自交并单株收获,2012年冬对收集的6株单株的种子进行温室种植隔离选择,雄株花蕾开放前去除雌株和雄株,选择目标性状一致、综合性状好的雌雄同株混合留种。2013—2017年连续5年8代进行筛选,每代严格去除雌株、雄株及不符合花性别比例的雌雄同株,同时对该材料群体进行去杂去劣、鉴定和纯化选择,使各代选择保持良好的隔离状态,并依次将上一代目标性状优良的单株混合收获,获得高代品系2017M5,且THC含量稳定低于0.3%。2019—2022年开展品比、多年多点、生产示范试验,2023年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命名为“云麻12号”。其选育程序如图1。
品比试验于2019年在云南省昆明市小哨基地开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试验小区面积32m2(8m×4m),采用穴播种植,株行距为0.5m×1.6m(每穴定苗3株),种植密度约为37500株/hm2,对照品种为云麻8号。
结果表明,云麻12号花叶产量为2923.5kg/hm2,比对照品种云麻8号增产16.24%;THC平均含量为0.07%,低于国际含量标准(0.3%),属于工业大麻;CBD含量为2.78%,为云麻8号(CBD含量为1.33%)的2.09倍;麻籽产量为2004kg/hm2,比对照品种云麻8号高9.45%;麻糠产量1981.05 kg/hm2,比对照品种云麻8号增产6.05%;麻秆产量5817.45kg/hm2,比对照品种云麻8号增产6.49%。
云麻12号花叶采收期为101d,籽用型种植全生育期为166d,在花叶、籽、糠、秆产量上有明显优势,是一个花叶、籽、糠和秆多用途的晚熟型品种。 2.2 多年多点区域试验结果
2020—2021年在不同海拔、不同纬度的昆明官渡区、曲靖沾益区、丽江永胜县、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和大理州宾川县设置5个试验点,分别进行花叶型种植和籽用型种植多点试验。多点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32m2(8m×4m),株行距为0.5m×1.6m,种植密度约为37500株/hm2,以云麻8号为对照品种。
结果表明(表1),两年5个试验点中,雌雄同株品种云麻12号的雌雄同株率为95.21%~98.95%,平均值为97.28%,而对照雌雄异株品种云麻8号的雌株率为48.35%~58.20%,平均值为52.57%。相比雌雄异株品种云麻8号,雌雄株比例接近1﹕1,雌雄麻收获时间不一致,云麻12号可实行统一收获,减少劳动力成本。
花叶型栽培模式下(见表2),云麻12号的花叶平均产量为2785.8kg/hm2,比对照品种云麻8号(2234.4kg/hm2)增产24.68%;籽用型种植模式下(见表3),云麻12号的麻籽平均产量为1959.18kg/hm2,比对照品种云麻8号增产14.00%;麻糠平均产量1921.05kg/hm2,较对照品种云麻8号增产12.33%;麻秆平均产量6568.95kg/hm2,较对照品种云麻8号增产8.21%。
云麻12号属于雌雄同株晚熟型工业大麻多用型品种,群体中雌雄同株比例大于95%,符合NY/T3252.1-2018中雌雄同株品种要求,出苗期至花叶采收期为89~109d,全生育期147~166d。植株平均株高约3.2m,茎粗约2.4cm,长势均匀,株型高大、半紧凑。分枝较多,茎秆绿色,叶片绿色。雌雄花同株、雄花位于花序下部。种子卵圆形,灰褐色,千粒重28.59g。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检测,籽粒含油量27.6%,蛋白质含量21.7%;经云南工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析测试中心检测,CBD含量为2.58%,THC含量为0.07%(低于国际限量标准0.3%),属工业大麻。在品比试验和多年多点区域试验各阶段的田间观察鉴定中均表现较强的抗病性、抗旱性和抗倒伏性。
要求土壤肥沃、疏松、土层深厚,pH在5.8~6.5,通透性能好的壤土。栽培密度以每公顷22500~37500株左右为宜。也可与玉米、豆类、马铃薯等旱地作物套种,种植密度需作相应调整。
工业大麻的适播期比较长,由于各地气温、雨季有差异,一般从3月下旬至5月中旬均可播种,滇中地区一般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
塘(穴)播基肥可施用腐熟农家肥或复合肥,农家肥每公顷不低于7500kg,复合肥每公顷用量为270~300kg。在第3对真叶后,结合间苗定苗,可追施尿素120~150kg一次,也可在雄花现蕾前追施一次尿素(75~120kg)。
幼苗期注意小地老虎和大麻跳甲的防治。覆膜种植可有效降低杂草对大麻生长的危害。
云麻12号花叶收获通常为9月上旬,于雄花盛花期(始果期)进行全株花叶采收,收获后及时晾晒;籽糠收获通常为11月上旬,当植株约60%~70%的植株果序中部的苞叶干缩或出现棕色时收获。
云麻12号属于花叶、麻籽、麻糠和麻秆可兼用的多用型雌雄同株工业大麻品种,适宜于云南大部分地区种植,最适宜海拔范围为1500~2300m。